重点问题:1、行政诉讼中原告主体资格在立案时的审查标准2、实体审理过程中对原告主体资格的审查标准是否发生变化 实务思路:1、《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了行政诉讼立案审查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该条并未象民事诉讼法那样规定原告的主体资格,而是转置到了第二十五...
主要问题:1、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2、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具体类型。3、《民法典》撤销权行使期限的改变。实务要点:1、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并生效,但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使其自始不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被撤销前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但被撤销后自始无效。2、《民法典》第147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没有像《民法通则》强调“并造...
重点问题1、变更诉讼请求的概念;2、不同程序里的发回重审对变更诉请有无影响;3、变更诉请后的答辩与举证期限如何确定;主要思路1、从概念解读来看,变更诉讼请求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形。广义的变更诉讼请求包含诉讼请求质的更换和诉讼请求量的增加;狭义的变更诉讼请求只指诉讼请求发生质的更换。依据《民诉法解释》(2020修正)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二审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变更、增加诉讼请求...
重点问题1、债务转移的生效要件2、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的意思表示方式3、债务转移后的法律效果 主要思路:1、判断债务转移是否有效,需从一下四个方面判断:(1)有效债务存在;(2)被转移的债务应当具有可转移性;(3)第三人须与债务人就债务的转移达成合意;(4)债务转移须经债权人的同意。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重点问题:一、书证与书面证人证言的区分二、证人证言中对证人本身因素的审查方法 主要思路:一、书证是指以其记载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的书面材料,与物证、电子数据、视听资料、现场勘验笔录均属于实物证据的一种;证人证言是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对其亲身感知的案件事实向法庭所做的陈述,与鉴定意见、当事人陈述均属于言辞证据的一种。二、书证是通过纸质等载体记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画、符号等)本身的客观性直接体现其证明力...
重点问题:1、实际施工人的身份认定标准。2、实际施工人有哪些实体权利。3、不同的无效情形下实际施工人权利区别。主要思路:1、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20]25号)第1条、第43条中均提到了“实际施工人”, 但并未对这个概念做任何定义,但是却可以推定在转包、违法分包,以及没有资质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的情形...
重点问题:1、执行异议制度的程序价值。2、利害关系人执行行为异议与案外人执行标的异议的区别。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与第29条立法原意和适用条件。主要思路:1、执行制度是为了使得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得以实现,维护生效判决的权威性,具有强制执行的特征。因为其具有强制执行的特征,可能会在执行中出现对执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等人的权益造成侵害,因此为...
重点问题:一、律师庭审发问的性质和作用。二、民事诉讼新证据规定中证人出庭作证规则的变化。三、发问的原则和应变。主要思路: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2015年9月16日印发的《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中明确规定了“法庭审理过程中,经审判长准许,律师可以向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和有专门知识的人发问。”二、经审判长准许的律师发问是庭审调查的...
重点问题:1、签约主体与履行主体的同一2、合同生效条件的设定和成就3、交易规则:服务和结算标准4、任意解除权与违约责任主要思路:1、意思表示一致是合同生效的基础,履约主体同一是履约的基础。2、判断合同效力首先排除法定无效事由。3、履约过程中主体的变更与违约责任,可以从当事人追认、履约质量和效果等多个维度判断。4、委托合同中双方的任意解除权,解除的生效以通知到达对方为原则。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重点问题:1、行政协议与具体行政行为有什么区别2、行政诉讼中对行政协议的审查标准3、行政协议中行政优益权的行使主要思路:1、行政协议是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管理或者公共服务目标,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 兼具行政管理职能与当事人合意两个特征;而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实施的单方管理 行为,不具有协议性(即双方合意)。2...